1楼
- 一颗晨星
- 2024/4/24 7:50:56
透过张园8号楼顶层的窗棂,街景尽收眼底。这座以当年张园第一高楼安垲第命名的建筑,如今是张园海派文化交流中心。
昨天,《海上名园——张园与海派文化》新书发布,“心阅张园读书会”同步开讲。台上,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熊月之将“海上第一名园”历史娓娓道来,台下书迷围坐一圈;公共空间,作家、篆刻家唐吉慧策划的艺术展览集结了海派书画;窗外,摩肩人群在福如里行走。多元的文化样态、丰富的文化力量在此汇聚共生——这正是百年张园所探寻的“文化合伙人”新机制。
“不仅是新书发布,更是搭建起海派文化交流沟通、共商共建的平台,挖掘延续文脉,讲好张园故事。”张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打造张园IP名片并通过落地“张园文化合伙人”机制,引入多主体合作运营模式,借助专业力量,最大限度赋予张园城市更新项目更多人文价值。近期,还有张园专家智库、开发者联盟等一系列规划落地,蹚出一条城市更新与文脉保护双向赋能的新路。
文化也需要“串门”,每个人都有故事可讲
张园东区,新建项目张园美术馆的设计、建设正逐项推进。
设计团队考察在地文化后,设计了扭转的阶梯,成为不同高度的露台,能在各个角度眺望张园美景;作为“文化合伙人”之一的上海博物馆助力遴选美术馆的运营团队,还计划依托丰富馆藏在美术馆设立上博展厅,个性化布设特展、临展。
“我们需要更多力量加入,从不同维度讲好张园文化故事。”在上海静安置业(集团)有限公司董事长时筠仑看来,设计团队、上博,都是张园的“文化合伙人”。
“张园的特性是开放,是社会的公共空间,每个人都有故事可讲。”熊月之说,张园曾亮起上海第一盏电灯,开张第一家室外照相馆,上演第一场话剧,留下第一辆自行车的车痕。1919年后,原址建起连片石库门楼房,由此带来28种、170栋不同风格的里弄建筑。随着此后几代人的居住,张园的功能性更为多元,也孕育出独特的弄堂文化,一幕幕闹哄哄又暖融融的市井百态图,构成老上海不可磨灭的记忆。
据介绍,最初酝酿“文化合伙人”,来自项目规划的需要。静安置业希望让原住民重回故地时,感觉回到小辰光在弄堂玩耍、串门的场景。“我们探访曾经的居民,了解他们对这片故土空间的期待。这是真正的‘张园文脉’,也是海派文化在张园的具体体现。”
唐吉慧等作家将张园比作一幅画,浓缩上海百年历史,绘出上海近现代建筑、文化和生活图景。“由此,我和团队想到在改建、招商、运营的同时,探索文脉的寻根探源,让时代变迁中的人和事走进‘画框’。”时筠仑希望:在单位、机构之外,更多文化学者、老居民等参与进来,口述历史、提供线索,共同挖掘文脉,讲好讲活这座石库门博物馆的故事。
延伸产业价值链,催生出“主动的认同”
近日公布的2024秋冬上海时装周首发载体和合作地标,张园是其中之一。
“传承之后,是海派文化的弘扬。”这些石库门与秀场碰撞的勃勃生机场面,是时筠仑所希望的——发掘、发扬张园独特魅力,在打开面向国际的舞台上,输出上海的城市风貌,吸引更多年轻人来此感受上海,感受什么是上海里弄、老上海生活方式,也感受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新生。
现场,《海上名园——张园与海派文化》主编之一李莉,提及创意经济学中的同心圆模型。以张园IP构建为核心的海派文化商业模式为例,张园历史人文内核是文化,外围是其他文化创意产业,接下来是广义文化产业和相关产业,层层叠叠铺展而开,“张园可以借鉴这个结构,从最本真的文化内容衍生出丰沛的商业价值链。”
时筠仑看重的不仅是商业模式,也是文化、情感同心圆。“张园的内容一直在更新和迭代,长出不一样的海派文化。‘文化合伙人’或许是机构、或许是个人,来自四面八方,背景、领域、特长各不相同,奔向同一个目标的磨合、交流、融合过程,也是文化建构的过程。”
他说,合伙人可根据投入程度、艺术成就等维度,分享所得。除了显性部分,同时也会催生出“主动的认同”。“如果大家了解城市历史,感知城市精神,与城市共享了某些集体记忆,更容易产生深层次情感链接,感受到自己与这座城的关联和文脉保护的责任。”